top of page
4.jpg
巫雲鳳海報(小)_small.jpg

【人皆尋夢】 巫雲鳳 彭賢祥 雙個展

【Not only a dream】Wu Yun-Feng&Peng Hsien-Hsiang Dual Solo Exhibits

展覽時間:2025. 04.15(二)~5.28(三)/藝文總中心綜二館

展廳展覽開幕: 04.15(二)16:30 ∕ 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廳

週一至週五 12:00-18:00 / 週末休館

此四周日4/27、5/4、5/18、5/25開館12:00-17:00

「人皆尋夢,夢裡不分西東」出自許冠傑於1975年推出的粵語歌曲《天才白癡夢》。本次展覽主題【人皆尋夢】即取自此句歌詞,不僅呼應藝術家巫雲鳳來自香港的背景,也為展覽增添幾分「港味」。藝術家巫雲鳳與其夫彭賢祥,一位來自香港,一位來自台灣苗栗,1988年「不分西東」地來到台中大肚山,就讀東海大學美術系,展開各自的藝術追夢旅程。自此,他們攜手砥礪走過現實生活的歷練與挑戰,持續創作至今。

巫雲鳳大學時期主修水墨,創作風格融合水墨、膠彩與複合媒材,衍繹漢代畫像石的造形。研究所時期轉向纖維藝術,之後投身藝術教育並成績斐然。四十歲後,她重新拾起畫筆與針線,展開多樣化的創作實踐,將手工刺繡、電腦刺繡、水墨與複合媒材技法融為一體,發展出一種兼具古典與創新的風格。其作品充滿童趣與奇幻,具有鮮明的個人辨識度,創作內容涵融其獨特生命經驗,同時關注當代世界與港台政治議題。

彭賢祥大學主修西畫,早期作品以台灣客家族群為創作主軸,循著客家的歷史脈絡與當代處境,發展出一系列大型複合媒材繪畫,尤以「家族系列」最具代表性,並曾獲「台北獎」肯定。研究所畢業後曾從事非營利組織社區大學與基金會,擔任主管職務。後來重返藝術創作,風格逐漸轉向抽象,嘗試從東方古典繪畫中萃取出嶄新抽象語彙。近年發展的「三千石」系列,透過單一造形的反覆描繪,在同中求異,大量複數形式的呈現方式,營造出強烈而深遠的視覺張力。

這對生活簡單且規律的藝術家夫妻,始終秉持著一種務實而堅定的創作態度。他們說:「創作不是激情燃燒的事業,而是平凡日常的工作。在藝術上,希望走得遠一點;在生活中,希望活得乾淨一點,如此而已。」

是河不是河_small.jpg

【是河不是河】鹽池 吳有容、顏鈺恬

【Not a river】Crystallize Object Wu Yu Jung & Yen Yu Tien

展覽時間:114/3/24(一)~114/04/28(一)

教育館藝術創意空間開館:12:00-18:00 週一至週五 (週末閉館)

鹽池團隊吳有容藝術家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十分關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關係,近期則與鹽池藝術工作室夥伴顏鈺恬積極創作參展,作品以複合媒材,裝置藝術與染色等展現,藝術家體會生活中每日穿行的都會路徑,憑藉空氣中的氣息,靜默地勾勒出文明社會進步的河川身影,原是兼具灌溉、飲食、交通、能源等多功能的生命泉源與時代記憶,卻伴隨著看不見的代價,悄然籠罩於每一寸土地。

 

是河不是河?是對自身與環境關係的深刻反思。藝術家以童年對於家鄉河流鳳山溪因污染產生的顏色、氣味變化為出發點,結合傳統染織工藝運用的天然植物色彩,思考何謂當代環境之代表色彩。以代表工業革命、勞動的線軸元素為作品的主要意象,藝術家經由田野調查與實地探訪,前往污染河流中實地進行漂染,將河水由洗滌與介質的特性轉換為染料,重金屬在纖維上留下了斑駁的鏽蝕痕跡,污染河水的自然流經,亦呈現出深沉而詭譎的色彩。藝術家所賦予染色誠實地呈現黏稠污漬、腐蝕痕跡、與腐壞氣息,揭開沉默交易的無形成本,是時代無聲的印記。

【100小怪物】許自貴個展.jpg

【100小怪物】許自貴個展

展覽時間:2025. 03.04(二)~4.02(三)/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廳

地圖展覽開幕:03.04(二)16:30 ∕ 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廳

週一至週五 12:00-18:00 / 週末休館

許自貴藝術家向以新穎獨特的創作風格和論述享譽藝術界。1979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作品《建築組曲》奪下當年油畫類第一名,1987年取得美國紐約普拉特學院藝術研究所的碩士學位。曾擔任藝術雜誌總編、華岡藝校校長。許自貴重新詮釋傳統雕塑概念,創造獨特「立體繪畫」理論,早期系列性作品甚至蘊含對社會的批判,傳達自動性創作思維,藝術界持續關注其藝術觀念與創舉。

本展涵蓋四部分:小怪物、瑞獸、飛懸瑞獸、雲魚。100小怪物創作並無預先構想,單純運用厚紙板先行彎曲、扭轉、粘塑成各種小物件,再薄塑紙漿層,待乾後再端詳形狀孕育後續發展,百件小怪物共同之點為單一個眼睛,有的彷彿是人物、動物、植物或外星物種,豐富多變,純真有趣,運用自動技法任潛意識和內在情感自由流露,色彩鮮明、造型新穎,形成藝術家獨特的立體藝術生物世界。

瑞獸與飛懸瑞獸仿若千年遺物,卻又蘊含現代氣息,為非現實世界存在物型,化繁為簡、純粹地手捏塑線,色彩亦較為簡潔,凝結出一種無聲的永恆。雲魚,形如雲卻似魚,抽象的造型輕盈無垠,原創性和創造力令人印象深刻。許自貴老師隨機即興輕鬆玩創作,尤其重視過程中的趣味性,藝術家說: 「我可以玩一整天、每天玩。」色感、肌理與結構均體現對生命的體察,同時更展現出許自貴無拘無束的想像。

壓馬路.jpg

【壞品味】黑雞先生個展
Bad Taste - Mr. OGAY Solo Exhibition 
展覽時間:2024. 09.11(三)~10.09(三)/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廳
展覽開幕:09.11(三)16:00 ∕ 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廳

平日12:00-18:00 / 週末12:00-17:00 / 09.17中秋節休館

黑雞先生是來自台灣的街頭藝術創作者,自詡為充滿愛的憤怒青年,喜愛旅行至世界各地進行塗鴉創作,筆下多以衣不蔽體的裸男為主,2000 年接觸塗鴉藝術至今,作品遍佈各地,也因此成為台灣塗鴉史上被民眾檢舉次數最多的藝術家。

黑雞先生認為,創作是一種誠實面對自我的方式,基於對這片土地的關懷,作品中處處可見針對時事的強力批判,直接、不做作、言詞犀利卻又令人難以反駁,以幽默的手法來喚醒人們心中對慾望的渴求及尊重,及對世俗虛假偽善的道德觀作出一番嘲諷,將“醜陋”視為語彙,發展出屬於自身的一套創作模式,並藉由作品重新詮釋與體制、社會議題、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試圖顛覆人的既有價值觀, 排除外在表象,從另一角度來思索人事物的內在本質。 

展覽名稱「壞品味」諷刺當代許多藝術展覽充滿精英感,彷彿踏進展場的那一刻身份地位就與眾不同、品味也高人一等,藝術家的創作手法與媒材也要符合上流社會收藏家的標準才夠格稱為”藝術品”。 在這次展覽中,黑雞先生將近年來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透過畫布與現場塗鴉的方式作連結,搭配現地製作的奇妙裝置讓觀者感受到黑雞先生那充滿活力、嘲諷滿點的創作語彙。

月亮穿透我的心(300dpi).jpg

【月亮穿透我的心】蕭筑方個展

展覽時間:2024.10.22(二)~11.14(四)/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廳

展覽開幕:2024.10.22(二)16:30  / 藝文總中心綜二館展廳

蕭筑方擅長以簡單的色彩與線條,將生活現實中的零碎感受匯整成章,看似微不足道,卻簡單深刻的小事,以輕鬆詼諧的繪畫風格傳達出來。她的作品多以人物為主題,角色個性鮮明,反應人們情緒的各種狀態;她的筆下人物,有的詼諧逗趣,有的安靜而充滿哲思。平凡的生活場景,以俐落自在的線條及明亮的色彩,轉化爲無厘頭的詼諧想像,以幽默化解生活中的小憂愁。

 

繪畫一直是她藝術創作的主要媒材。身為千禧年後、以卡漫式繪畫語彙崛起於台灣當代藝術圈的代表藝術家,蕭筑方透過簡約精煉的角色造型,搭配鮮明的大色塊與平塗技法,呈現生活中的微觀世界,如:瑣碎的小事、幽微的情緒等牽動的內心小劇場,創造出獨樹一幟、辨識度極高的個人藝術風格。

將這次展覽命名為”月亮穿透我的心”,蕭筑方覺得月亮有陰晴圓缺,每次看到的感受都不同,其實是當下自己跟內心的對話。英國當代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曾說:「繪畫的本意就是讓人更加、更加清楚的觀看世界。」日子一天一天過,時刻的當下都是不同的光景,會產生各種的記憶。觀察世界其實也是在觀照內心,發現問題,尋找解方或答案。希望透過此次個展,呈現幾個蕭筑方內心不同面向的表達,也藉此紀錄她的生活。

2017 陳樹緯 - 魔幻香蕉樹 彩色筆、紙 39.4 x 54.5 cm (框)_0.jpg
駱怡初-2.jpg

【簡單就好 初心】陳樹緯 駱怡初雙個展 多寶藝術學堂

展覽時間:113/10/01(二)~113/11/27(三)/教育館藝術創意空間

開館:12:00-18:00 週一至週五 (週末閉館)

陳樹緯與駱怡初是多寶藝術學堂的學員,學堂2016年成立於關渡,以二十坪空間孵育體制外的自閉症孩子們,提供生活學習藍圖,與藝術相關技能的催化教育,延續學員藝術創作生命,並輔助學員們以自身藝術創作進一步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多寶藝術學堂是築起社會互動的一座橋樑,讓社會以藝術創作--生命中最美好的角度認識自閉症的學員,發現因生命差異而帶來的美麗與光彩。

 

陳樹緯,1976年生,只懂得簡單和生活上重複固定的事,40年來,任何事只希望「簡單就好」,社會化的學習只會帶給他焦慮。以獨特的感覺線條,詮釋所見到植物、動物、大自然,可稱為簡單之美。駱怡初,1992年生,天生具備創作細胞,不擅長的語言表達。常常低頭畫不停,幾個小時停不下來。身邊沒筆沒紙想畫畫的時候,手指在空中比畫移動,畫面在心裡成形。豐富且熱鬧的圖像語言,細膩的思緒也表現在顏色上,重疊、交錯、融合而從底層透出細微豐富色調,藝術創作是怡初生命本質的純粹表達與畫圖的初心。

塗鴉聯展.jpg

【塗鴉聯展】 淀 YoDo、異男文森、桑拿大可

展覽時間:2024. 11.26(二)~12.20(五)/藝文總中心美術館綜二館展廳

展覽開幕:11.26(二)16:30 ∕ 藝文總中心美術館綜二館展廳

清大甲辰年展覽主軸塗鴉藝術注入校園生生不息的活力,令人耳目一新,年底壓軸重頭戲,邀請三位知名藝術家淀 YoDo、異男文森、桑拿大可聯展,呈現蓬勃生機與強而有力的創作精神,讓師生與觀眾領略塗鴉藝術的新視覺與精神體驗。

 

​YoDo名字源起於父親以日文 "淀"為其命名,意味平靜且深層,但YoDo生活上所面臨的挑戰便是與人群的接觸,曾因憂鬱與創傷症候群住院,創傷期間藉藝術治療身心得以康復。近期嘗試運用多樣化媒材創作並與肢體表演藝術結合,試圖傳達自我的藝術思維,創作系列性發表並結合現場即興塗鴉。

 

異男文森擅長攝影與塗鴉,繪畫筆觸與色調如同孩童塗鴉般,並融合成年人與小男孩之生命記憶,揉合佛道教符號儀式、外星生命體研究、靈學、心理學與超自然現象,此次呈現「男孩山水:空山不見人」大型彩色作品系列創作,自成一個獨特主角男孩Pappy 精神世界,帶領觀眾同遊奇觀深谷。

 

桑拿大可曾從事插畫與設計,目前專職藝術創作,由生活中擷取靈感,其繪畫主要以人物為主,藉由眼神、穿搭、肢體結合時尚元素,表現舒壓、放鬆、慵懶的風格,主角通常帶著一股厭世感。創作筆觸隨興、構圖利落,細節自然揮灑,作品彷彿時尚登場。桑拿大可善於詮釋平凡無奇的思緒感懷,透過人物神情或簡短語句等,反映當下年輕世代的文化樣貌。

【從星空,太陽,露水, 與花】  許唐瑋創作展  
展覽時間:2024. 02.27(二)~ 03.21(四)/ 藝文總中心美術館綜二館展廳

展覽開幕:2024.02.27(二)16:30  

藝術家面對面:2024.02.27(二)17:00  

平日12:00-18:00 / 週末12:00-17:00 / 02.28休館一日 

許唐瑋(1980年出生於台灣)大學階段受建築訓練,獲得建築學學士學位,隨後畢業自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台中與紐約兩地。他是2009年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受獎人,並於2011年成為布魯克林國際工作室和策展計劃(ISCP)的駐村藝術家。他在台灣,香港,新加坡,丹麥,澳大利亞,美國等地皆有展覽和公共藝術設置。在2013年,許唐瑋與紐約市交通局(DOT)合作,於曼哈頓展出公共藝術裝置「虛構西遊」,並於丹麥和澳洲展出了山水系列雕塑作品。


許唐瑋的創作實踐運用了生態學,天文學,動漫和建築的想像,同時將建築語彙中對空間的詮釋與材質做個人的想像,進而延伸成為藝術創作。他的創作同時表現在宏觀和微觀的兩個層面上,融合現實和幻想的世界,以藝術家的視角描述未知的空間。許唐瑋擅長以滑潤飽滿的圖像搭配黑白圖紋構成的有機生物,被視為他個人的創作特質和藝術風格。他從平面繪畫一直延伸到雕塑與空間裝置,構築出一個獨特的幻想空間。

1707201130278_2x.jpg

【恆星圖藝】  智協學員聯展  
展覽時間:2024.03.15(五)~ 04.26(五)/ 教育館 113 藝術創意空間
開館:12:00-18:00 週一至週五 (週末閉館 4/3 - 4/5 校際活動週閉館)

恆星學坊,全名「社區式日間照顧中心-恆星學坊」。在103年因一群高中畢業後,因社會教養機構不足或結束服務的心智障礙者,不知該何去何從而成立。也是從104年開始,這群人開始長達10年的繪畫活動,透過繪畫藝術啟發他們潛在的內心世界,讓這群很難透過言語表達自己的人,能夠在創作中展現最獨特的自己。新竹智協自105年開始每年都會在新竹市辦理美展,並不定期的與各方單位合作展出。

心智障礙者的畫作,可以讓人感受到「這就是他!」一種直觀、通透,從心靈上更了解這個人的感受。他們的畫作沒有預想、沒有造作,只是自身純然的展現。他們單純又複雜,3歲、16歲、23歲、40歲的特質在他們身上融合;他們的藝術複雜又單純,人生經歷毫不掩飾的展現在畫作上,認識畫作就認識了他的一部分。每位創作者都有自己獨特的美術風格,與長年感受色彩,極為成熟的色彩運用。邀請您前來貼近他們的心靈,也貼近自己的心。

52798.jpg

【我來過】 COLASA個展
展覽時間:2024. 04.02(二)~ 05.02(四)/ 藝文總中心美術館綜二館展廳
展覽開幕:2024.04.02(二)16:30  / 藝文總中心美術館綜二館展廳
藝術家面對面:2024.04.02(二)17:00  
平日12:00-18:00 / 週末12:00-17:00 / 兒童節及民族掃墓日休館一日

COLASA,本名林軒毅,自小接受正規美術教育廣納藝術專業知識,學成後擅以非傳統帶有反叛的塗鴉藝術為表現手法,堅持挑戰傳統藝術,嘗試由抽象或具象的角度思考塗鴉語彙的形式表達,融合東西方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創作激發他源源不絕的想像力,不斷試驗各種材料和物質以提升創作內涵。此次展覽作品系列類型多元化,更貼近藝術家自身的感知,呈現對時間的反思與詮釋,以泥塑層層推演堆疊,時間截點為感受反思階段性的印記,清晰可見指紋創作痕跡,探索瞬時悸動。 

COLASA創作範疇橫跨街頭、時尚、行為藝術領域,近年受到國際上的青睞參與白晝之夜等大型現場藝術即席塗鴉創作,受邀至日本、韓國、香港、中國、英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地舉辦展覽參與大型藝術聯展。且與多家知名品牌如Audi、Audemars Piguet、CHARLES&KEITH、Levi's、SPORT b.、rag & bone、XBOX、華納電影等合作聯名,並接受台灣、日本、法國等不同國家的雜誌及廣播專訪。COLASA持續引領塗鴉藝術,激起自然共鳴與震撼的新斐頁。

3.jpg

【邪典日記】- DISK 個展 
展覽時間:2024. 05.15(三)~ 06.14(四)/藝文總中心美術館綜二館展廳
展覽開幕:2024.05.15(三)16:00 ∕ 藝文總中心美術館綜二館展廳
藝術家面對面:2024.05.15(三)16:30 
平日12:00-18:00 / 週末12:00-17:00/ 端午節閉館一日

藝術家DISK,於2010年開始接觸塗鴉藝術,至今仍然活躍於創作。他擅長使用噴漆創作,也擅長融合塗鴉藝術與傳統藝術,作品看似瘋狂卻能從中看出細膩的層次感。色彩繽紛的塊狀以及俐落的線條是他塗鴉的特色,在寫實的基礎上充滿了幻想,引導觀眾脫離現實世界。


「邪典日記」展出DISK從2010至2024年的創作紀錄及塗鴉意境。在這個展覽中,觀眾能夠深入了解藝術家DISK這些年間的創作歷程及其背後的思維與情感。DISK以塗鴉作品為主,這種直觀的藝術行為,讓觀眾彷彿能夠穿越時光,回顧藝術家當時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情況。DISK自我形容為一個喜歡搞破壞的人,創作中展現出邪惡的本性。作品中常見的元素包括「骷髏」、「沒有尾巴的魚」、「怪異的植物」等,這些扭曲的想法經過修飾和重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奇幻世界。他並不專注於傳達特定的訊息,而是喜歡畫出一些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場景,認為這才是真實。「邪典」為暴力、情色、恐怖、血腥的集大成,而日記只是DISK用來展示的手段。

圖片2.png

【危.形】江宜瑾  
展覽時間:2024.05.08(三)~ 06.04(三)/教育館藝術創意空間
開館:12:00-18:00 週一至週五 (週末閉館)

江宜瑾畢業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目前工作、生活與創作於新北市。


創作上以複合媒材表現生活周遭的局部事物與個人感受,使用現成物或者翻製的身體局部、手捏的陶塊與木頭結構組合成作品最終的樣貌,探索作品的本質之外也試著從創作過程之中探索作品與創作者的相關聯。較常運用不穩定結構與危險狀態凸顯、加強物體本身的存在與視覺上的張力,並以此連結創作者的生活日常。

展覽作品針對現成物的臨摹與再製造,在面對日常的視覺經驗與使用物品的狀態時,發想、臨摹再製造其新的形象、重新建構對於物品的認識與想望,並以雕塑的擺放方式呈現微小的動態與敘事,深化物件隱射的情感、擴大物件的存在意義。

連絡電話: +886-3-5162014

                 +886-3-5162016

email : artmuseum@my.nthu.edu.tw

地址: 台灣新竹市光復路2段101號清大綜合二館一F展覽廳
展覽時間:平日12:00 - 18:00/周末12:00 - 17:00/國定假日閉館
教育館於平日教學期間下午開放

bottom of page